MAP Protocol x Microsoft Azure|行业转型,赢在知识共享新时代
我们常说社交网络存在“信息茧房”,然而商业市场——金融、房地产、科技等行业其实也存在类似的现象。即便身处同一产业链,企业与机构也仅愿意将知识经验分享给关系密切的伙伴,久而久之这些小圈子就形成一个个数据孤岛。
为了冲破这一瓶颈,市场中陆续发展出了技术开源社区、版权共享联盟等解决策略。然而,目前依旧有海量的、零散的知识散落于产业链各处。行业知识无法得到良好的管理与共享,在客观上限制了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。
面对这一挑战,MAP跨链协议(MAP Protocol)横空出世,现携手Microsoft Azure借助先进的区块链技术帮助企业搭建知识共享平台,实现多方知识共享的同时,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,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。
MAP Protocol,第一次听说?
MAP Protocol由Marco Polo Network Foundation研发,是跨链技术的一个新型解决方案。简单来说,它是一套针对于区块链的“行为准则”,通过规范区块链之间的通讯方式,使得不同体系区块链之间直接互联,将互联网升级为“互链网”。
相比传统的中继链方案,例如波卡和cosmos,完全去中心化的MAP Protocol大幅提升了信息传递的效率。在独立自验证的共识机制下,链与链之间可以实现轻量级地任意交互而不需要任何中继链。
总的来说,MAP Protocol意在构建一个点对点的、具有大量可互操作的未来互链网。而与互联网一样,MAP Protocol 也是跨云服务、跨门户、跨底层框架的全球性基础协议。
下面我们来具体看MAP Protocol是如何联手Microsoft Azure,为企业带来互链知识库新体验。
从数据库,到知识库
作为一项服务于全球市场的区块链技术,MAP Protocol十分看重服务器的性能与稳定,因此他们选择与微软合作,将搭建的分布式数据库中枢基Microsoft Azure。借助Microsoft Azure全方位的服务,实现了精准技术服务,提供知识共享的互通信息,节约运营成本,提高体验满意度等众多优势。
MAP Protocol 的13万用户分布在10多个国家,覆盖亚洲、欧洲、美洲等地,通过Microsoft Azure遍布全球的数据中心,以及Azure网络服务的高速稳定、可用性能,可以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数据安全与合规的要求。
这套基于MAP Protocol打造的云端知识共享解决方案,主张“一站式分布式共享服务”:通过将各企业知识库的服务器和进行连接,使用MAP Protocol分布式数据中枢与上网通路结合,将共享知识内容分发网络至MAP Protocol,再应用到本地服务,可以省去各种企业大量的管理和分享时间成本,便捷高效。
企业知识库的挑战与应对
1、企业知识的数据类型非常丰富,包括文本、图片、音视频、IT系统数据等,并且存储方式也各有不同,由此造成了数据鸿沟。
为此,MAP Protocol选择使用微软云Azure类型丰富的数据存储服务,例如Cosmos DB来实现对不同NoSQL数据库的全兼容和跨地区的数据同步。
2、 企业知识的使用上需要严格基于角色的权限要求,以保障知识可以被最需要的人获取。
为此,MAP Protocol应用了Microsoft Azure上安全可靠的企业级身份认证,例如Azure AD,以确保与企业现有身份认证系统的互联互通,进而保障网络安全与可靠。
从全赋能,到全世界
得益于Microsoft Azure开放多元的生态体系,MAP Protocol还将扩展其在业界领先的区块链互操作协议的实用性,并支持更多应用程序。
希望在不远的将来,开发者和客户将更简易地接入MAP Protocol,使得区块链技术能更多的融入并赋能企业。通过知识共享带动行业学习,让产业转型驶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。